中国道教在近2000年的发展过程中,因对道教教义的诠释不尽相同,各地有各地的传承系统,以及教团组织制度的种种差异,先后出现过许多派别。仅北京白云观收藏的资料记载就多达86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太一教、真大教等,但都没有流传下来。明朝以后,道教分全真与正一两大道派,其他一切支派皆归纳于这两派之中,并流传至今。
太一道
这一派是由卫州(今河南汲县一带)萧抱珍于金熙宗天眷年间(1138—1140年)创建的。其教传“太一三元法籙”之术,故名“太一”。太一道、全真道和真大道教皆不太注重符籙法术,而太一道独以此出名,颇与天师道相接近,主张以老子之学修身,以巫祝之术御世。金熙宗皇统八年(1148年),诏萧抱珍赴阙,颇加礼敬,敕所居观额以“太一万寿”4字。元宪宗二年(1252年),元世祖忽必烈尚未正式登帝位,曾封萧抱珍为“一悟真人”。萧抱珍去世后,由其弟子韩道熙嗣教,仍袭萧姓,故亦名萧道熙。金大定九年(1169年),金世宗敕在观内建立”万寿”额碑。其教至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泰定年间(1324—1327年)依然兴盛。但以后则渐次衰微,终而消失。
真大道教
本名大道教。是沧州刘德仁于金熙宗皇统年间创建。刘德仁,道号无忧子,沧州乐陵人。生于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刘德仁21岁时,托言老君授道,创建了“大道教”。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金世宗诏刘德仁居燕京天长观,赐号东岳真人,大道教以此流传更广,“传其道者遍中国”。刘德仁死于金大定二十年(1180年),前后行教38年。该道派五传至郦希诚,元宪宗赐名“真大道”。至元五年(1339年),六传至孙德福曾奉诏统辖诸路“真大道”。八传至岳德文,其教更盛。其教至元末犹不衰落,但元以后逐渐衰微,终于消失。
正一道
是在“天师道”的基础上,直接发展演变而成的一个道教宗派。公元3世纪中叶,东晋的葛洪(284—364年)、北魏的寇谦之(365—448年)、刘宋的陆静修(406—477年)和萧梁的陶弘景(456—536年)等几位道教改革家,对原来北方天师道的教义进行大胆的改革,清理组织,制定宗教仪式中的乐章和戒律,整理原有的道教经典,在北魏当时的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创立了“新天师道”,实现了道教与封建皇权的结合,被称为”北天师道”。这一派别在经历晋、唐、宋各代后,在各地还形成了净明派、神霄派、龙虎派、武当派、清微派等派别,这些道教的派别共存于世,相互借鉴。元至元大德八年(1304年),元代皇帝正式封张道陵第38代孙张与材为”正一教主”,并统领全国道教。从这一年起,南北天师道、上清、灵宝等各道教派别都被通称为”正一道”。由此可见,正一道是中国道教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以龙虎山为首领的各符录派道教派别的总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正一经》为主要经典,以符录斋醮、替人招神降妖为主要宗教活动,允许道士娶妻生子,不需常住宫观,不戒荤腥,宗教戒律不甚严格。其道观一般被称作“子孙庙”,师徒相承,不接受游方道士。
全真道
相传全真道的创始人是“东华帝君”,并经过汉代仙人钟离汉、吕洞宾等传承下来,有着悠久的历史。实际上,全真道的创始人是王嘉(1112—1170年),原名中孚,字允卿,入道后,改名嘉,字知明,号重阳子,陕西成阳人。金正隆四年(1159年),声称于甘河镇遇仙,吕洞宾给他喝了神水,并授以道教的真谛,于是离家出走,在陕西终南山修道。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年)去山东传教,并先后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人为徒,创立全真道。王重阳在传教中主要采用群众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诗歌形式,流传下来的著述和弟子们记述的集子有:《重阳全真集》12卷、《重阳教化集》3卷、《重阳立教十五论》《重阳授丹阳二十四诀》等。在这些著述中,王重阳发展了道教原有的济世、安贫、禁欲等朴素的教义,创造了一套全新的宗教理论和实践。他宣称道教和佛教、儒家思想只是用的名称不同,本质和渊源都是相通的。他认为他所传播的新道教宗旨是:道、佛、儒“三教圆融”“独全其真”,把这三种教的真谛全部包括了进来,因此名为“全真”。全真道士住庙,不许婚嫁喝酒,素食,其宗教活动以个人修炼为主。其道观一般被称作”十方丛林”,凡道士皆可挂单居住。内蒙古地区流传至今的道教应属于这一派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