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观是道宫和道观的合称,是道教徒供奉和祭祀神灵、集体进行宗教活动并生活的处所。

从道教发展的历史看,早期道教并没有宫观。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中有“当养置茅室中,使其斋戒”“凡精思之道,成于幽室”“还归精舍念之”“先斋戒居闲善靖处,思之念之”等相关记载,可见经典中的“茅室”“幽室”“精舍”“靖处”都是对道教信徒修道、斋戒场所的称呼。张道陵创教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其活动场所也被分别称之为“治”“靖”“静室”“仙馆”等。“治”是早期道教区区域组织形式,也是道教活动中心;“靖”和“静室”是道教信徒治病、反省和与神进行沟通的处所;“仙馆”既是接待外来信徒的住所,同时也是迎接神仙的地方。

相传道教最早的宫观——陕西省周至县楼观台,本是春秋时周王朝地方官尹喜观察天象的处所,也是他请老子讲授《道德经》的地方,至今仍称之为“台”。公元前2世纪后半叶,汉武帝信仰神仙,听说神仙都喜欢居住在高处,于是命人在长安(今西安)修建“飞廉观”,在甘泉修建“延寿观”,祭祀道教神仙。这是道教场所称”观”的开始。至北周武帝时期(561~578年),曾下令将全国称为“馆”的处所,一律改称为“观”。公元7世纪后,唐朝皇帝自称是老子的后代,首先将老子加封为“皇帝”,凡是供奉老子的地方均改称“宫”。后来被封为“帝”的道教神仙不断增多,许多“道观”改称“道宫”,“宫观”就成为道教场所的总称。今天,道教活动场所除称之为“宫”或“观”外,也有叫“台”“洞”“庵堂”“道院”“庙”等名称的。

宫观属性

道教宫观庙宇有两种不同的属性区别:一种是子孙庙,一种是十方常住。子孙庙收徒弟代代世袭相传。不论庙宇规模多大,只能称作小庙,不能称作常住,更不得悬挂钟板。日常作务以钟板为号令者,就得改成半十方性质的,称之为“子孙常住”“十方丛林”,有传戒权而不得私收徒弟。这种宫、观性质是属于全国道教所共有的,他不分南北东西,派不分正一、全真。凡是满发大领的道教徒人人有享受挂单居住的权利,同时人人也有保护的义务。十方丛林庙宇的大门称作“山门”;丛林之意,是比作茂密的山林的意思。深山老林往往有修真霞子隐居其中,常住往往也不乏高人逸士和光其中。深山老林万物丛生,十方常住道众荟萃,故常住有丛林之称。呼和浩特市“太清宫”为半子孙丛林。

道教宫观庙宇的体制和管理

道教宫、观庙宇的执事,值院以下概括为三都、五主、十八头。

三都:都管、都讲、都厨。

五主:堂主、殿主、经主、化主、静主。

十八头:库头、庄头、堂头、钟头、鼓头、门头、荣头、水头、火头、饭头、菜头、仓头、磨头、碾头、园头、圈头、槽头、净头等。

此外,还有八大执事:客、寮、库、账、经、典、堂、号。

其分工有序,各领其职,分别负责日常事务的安排及教务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