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的叫铁匠,盖房子的叫泥匠、木匠。这是民间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的称谓,可以说是民间的职称。这种职称专业分明,约定俗成,源远流长,众所公认,曾经在相当长久的历史阶段、相当广阔的地域范围流传,是社会万象、人生百态的一种显现。它与官方评定的初、中、高级职称有很大区别。

民间职称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是称谓的多样性,有“匠”、“倌儿”、“婆”、“的”、“子”等。如称匠者除泥匠木匠外,还有石匠、画匠、皮匠、纸匠、毡匠、银匠、铜匠、鼓匠、笼儿匠、剃头匠、钉鞋匠、毛毛匠等。他们是技术含量较高的手工艺人,绝大多数都有三年以上的学徒经历,其技艺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且有资格带领徒弟或小工独挡一面。而在本专业内有所发明或创新者,则被尊为巨匠、高手,由此衍化出独具匠心、匠心独运等成语。称“倌儿”的如车倌儿、马倌儿、牛倌儿、羊倌儿、磨倌儿等,多与饲养或役使牲畜有关。要想当个好“倌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通常不用拜师,只要勤快能吃苦便可无师自通。称“婆”的如媒婆、接生婆(亦称老娘婆)、神婆等,自然都是女性,她们在民间特别是穷乡僻壤之地,往往起着他人无法取代的作用。以“的字结构”称呼的职业如捡(收)破烂儿的、钉盘碗儿的、耍猴儿的、劁猪的、顶大仙的、提猴儿的、念喜的、打墓的、要饭的、下阴的等。称“子”的如货郎子、讨吃子、叫花子等,应该说也属于民间职称的范畴,但其技艺不能与“匠”相提并论,况且毕竟人数较少,又非终身职业,故以当时所事称之。

第二是一职多称,且附带感情色彩。如称教师为先生,可谓褒意;称老师、教书的,可谓中性;偶有称教书匠的,则有调侃或嘲讽的意味;某一时期或某种场合称臭老九、提酸罐子的,则显贬义;至于称不负责任、误人子弟者为卖石灰的,寓义是贻误学童成睁眼瞎,那就是谴责了。又如称医生为郎中、先生、大夫。再如称婚姻介绍人为月老、红娘,男性亦然。

第三个特点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变化。以新中国成立为界,以前称演员为戏子、唱戏的、抹粉的,之后称演员、表演艺术家;以前称唱歌的为卖唱的、走江湖的,之后通称演员,渐而分出歌手、歌唱家。类似的情况还有变戏法的称魔术师,耍把戏的称杂技演员,下夜的和看院的通称保安,扫大街的称环卫工人等。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职业随着社会的进步退出了历史舞台,职称随之消失。如拉骆驼的,有的文章称驼工或驼夫,其实都欠准确,因为它是特指集商贸与营运二者之任于一身的专业人员,如称驼工或驼夫则与养牧者混为一谈,易使人产生误解。近年一些草原、沙漠旅游点出现新一代拉骆驼的和拉马的,是为游客服务的新工种,与历史上“拉骆驼的”职业涵义相去甚远。又如打更的,也叫更夫,那是夜间敲打木梆报告时辰的人,打更也曾是相对稳定的一个职业,而今与时俱退了。再如打牲的,亦称猎人、狩猎者,原先还有专业与业余之分,都有火枪或猎枪,随着保护野生动物和收缴民间武器,加之禁牧和安置猎户,时至今日都进入历史的记忆之箱了。

大千世界生活纷繁,芸芸众生各有所事,民间的职场和称谓还将演绎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