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现今的一切都是历史传承的产物。文明的延续就是无数的辉煌和衰落相互交错融合的结果。透过一些文化记忆的碎片和缝隙,我们可以缝合历史的裂痕,可以管窥历史的梗概。探寻城市的起源,我们重新审视扎兰屯,这里有北方狩猎文化的昙花一现,有汉族农耕文化的迅猛繁荣,也有西方工业文明的突然闯入。不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创造出扎兰屯这座富有个性的城市,而加快这一进程的竟然是中东铁路的修筑。包藏沙俄侵略野心的中东铁路,彻底打破了满清“闭关封禁”的政策,客观上加快了中俄双方移民东北的脚步,也把铁路线上的扎兰屯引向不可预知的未来。
筑路风波打破扎兰屯的宁静
1896年,《中俄密约》签署,俄国获许在中国东北境内修建从赤塔至海参崴的中东铁路。1897年第一批俄罗斯工程技术人员来到中国东北进行勘探,1898年8月中东铁路开始破土动工,原计划1902年建成,但是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使铁路建设受到了巨大影响,1400公里的路基被破坏的只剩下430公里,义和团还烧毁了沿途所有的工地建筑。中东铁路西线扎兰屯段的筑路工程也一度停顿,关于修建铁路的那段经历,当时的段长奥芬别尔格在回忆录中写道:
“远在1899年秋,保统领(注:黑龙江镇边步军统领保全)指挥的中国部队曾借口军事演习,进驻扎兰屯。我同保统领很快就建立起极为友好的私人关系。一次,为使我们开心,保统领在我们住的村子里,举行过一次夜间演习。我们的哥萨克兴致勃勃地观赏了这场射击表演,随后,他们又在篝火旁为中国观众演唱了优美动听的歌曲,还跳了高加索舞蹈。1900年春末,保统领率部再度来到扎兰屯。当时,我们从他那里首次获悉,在中国百姓中,甚至在我们雇佣的中国工人当中,出现一些骚乱分子,他们企图扰乱筑路工程的正常进展。6月28日,扎兰屯的步兵和炮兵好像正在进行某种紧急调动。黑龙江寿山将军宣布:俄国人必须立即停止修筑铁路,离境回国。不久便收悉尤戈维奇总工程师的来电,他命令我和在兴安岭工作的鲍恰罗夫撤往外贝加尔地区。我们把这封电报给保统领看了,请他采取措施,确保我们顺利的通过兴安岭。我们抛弃了所有的东西,备好现有的车辆,于当天晚上9时许启程。我们总共700人左右。负责为我们担任警卫的第六骑兵连在前面开路。我们的撤离,在中国包工和工人中引起轩然大波,他们极度不满。我们只好在保统领的盛情协助下,匆忙地和他们结完账……”
义和团被镇压后铁路建设继续,1901年10月,中东铁路西线完成铺轨任务,同年年末开始临时通车。1903年7月14日,历时5年的中东铁路全线竣工并开始正式通车和营业。扎兰屯站为三等站,候车室为中式建筑,办公楼为俄式建筑,还建了欧式水塔。建于1908年的高级技术人员公寓则是斯拉夫风格。
俄人对中东铁路附属地的建设
中东铁路从开工到运营,先后有大批俄国勘测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一般铁路员工进入中国境内,同时还招幕了大批俄国工人。铁路建成后,沿线的司法行政权、外人居住权均归俄人掌握,留下工作的便将家属接来居住。众多工商业者也随之涌入铁路沿线,建房造屋,落脚谋生。据中东铁路局统计,1907年扎兰屯有俄罗斯居民1643人。扎兰屯俄侨住宅区主要分布于车站附近,如今保存下来的俄式住宅在沿铁路一带有10栋,在扎兰路一带有20栋。俄罗斯人信奉东正教,1915年,在扎俄侨集资修建了尼古拉教堂。中东铁路公司在扎兰屯设立铁道学校,后改为俄侨初级小学,招收在铁路工作的俄人子弟入学。同时还修建了铁路卫生所等等。
1905年,中东铁路局在扎兰屯街北部密林中的雅鲁河岔上建起一座吊桥,同期修建的还有中东铁路俱乐部、日光浴场、疗养院等等,成为沙俄贵族和中东铁路高级职员避暑休闲的场所,每年接待避暑游客达3000人次。
克拉夫琴科居于新西伯利亚,1989他写过一本书,书中讲述他的祖母在哈尔滨的一段人生经历。书中写道:“我手里保存有一叠明信片,可折叠、可撕下的那种,照片有些发黄。封面上有一张兴安岭隧道的照片,封底还有着色的中东铁路图。茶色照片内可看见那座著名的火车站,拐角处秋林大楼形状像船头。扎兰屯疗养区风景如画——树木枝繁叶茂,树阴下小桥流水,小桥连接着一座凉亭,亭里有几个小石墩子……《啊!美丽的扎兰屯》——当地盛行一种狐步舞。”
查阅资料,克拉夫琴科保存的那套明信片,是1923年中东铁路建路25周年之际,由中东铁路经济部发行的纪念明信片,摄影师为在哈俄侨阿伯拉么维奇。该套明信片从上至下第一张是秋林公司大厦;第二张为阿城关帝庙;第三张为一面坡蚂蚁河风光;第四张为富拉尔基浴场;第五张为扎兰屯浴场,是外国人的天地;第六张为扎兰屯疗养院周边的湿地;第七张为扎兰屯疗养院湿地上的林荫小路;第八张为扎兰屯雅鲁河上的小桥;第九张为雅鲁河的两岸风光;第十张为哈尔滨火车站全景。10张明信片,其中扎兰屯风光片就占了一半,由此可见扎兰屯风光之美以及人们对它的喜爱。
扎兰屯一带鄂温克人的迁徙
扎兰屯地区位于祖国的边疆,历史上是一个以少数民族聚居为主的区域,各项事业开发都较内地为晚。“扎兰”系满语,“参领”之意,清官职名,扎兰屯为满汉混合语,以扎兰驻所得名。据1863年编著的《黑龙江通省舆图总册》中“布特哈四外村屯”记载:“衙门西南四百七十五里许,有扎兰屯。居人二十一户。东、南、北三面系田地,西面系牧场。”“布特哈”系满语,“打牲部落”之意,清代的扎兰屯为布特哈辖地,这里有鄂温克人的围猎场。
清末以来,汉族移民以各种形式大量地进入扎兰屯地区,带来了内地的先进文化和物质文明。移民文化的渗入促使鄂温克氏族制度的瓦解,结束了当地土著居民孤立缓慢的发展状况,这对扎兰屯地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沙皇俄国自1897年起修筑中东铁路,铁路西线有一段与雅鲁河相并而行,圈占了一些雅鲁河沿岸鄂温克人的村屯,周围森林遭到砍伐,特别是1903年通车运营后沿岸各站人口增多,开垦周围的荒地,在近处无野兽可猎,加上俄国护路军欺压鄂温克人,致使雅鲁河下游至上游包括扎兰屯在内的17个村屯、300多户鄂温克人,从清代末年至民国初年,一部分向西南迁至济沁河一带,一部分向东迁至音河流域居住。
巴伊科夫少尉曾在外阿穆尔区警卫队服役,司令部驻哈尔滨。他在回忆录中写下自己1902年首次从满洲里乘火车到哈尔滨时的沿途所见:
“火车向兴安岭方向行驶……兴安岭下一站为博克图车站,坐落在橡树环抱的山岗中,长满了蘑菇和水越桔。远处,满洲的雅鲁河谷飘摇可见,清澈的河水在小柳林中绕石流过。巴里姆上有几块巨大的褐色礁石,宛如一位高大挺拔的妇女,挺着高高的胸脯,挽着发,身披胡桃木外衣,俄罗斯人称它为“叶卡捷林娜山”,它身后一马平川。成吉思汗站后全是平原,泛黄的绿草发出沙沙的响声。很少看见房子,房子周围跑着黑色长鼻子猪,样子有些像野猪。猎人们手提着一串串野鸡走进车厢,这是一种罕见的长尾风鸟,颜色斑斓,十分好看。中国人,留着辫子,穿着紧身长袍,长袍侧面裁成两片,大部分都向车厢走去,眼睛盯着很少见到的白人妈达姆(即俄罗斯妇女)!他们自己的媳妇——穿着大棉裤,脚踝处扎紧,迈着颤巍巍的步子,她们的脚从小就缠足。”
透过上述文字,依稀可见当时鄂温克猎人的身影,雅鲁河沿岸人烟稀少,扎兰屯更是在作者眼前一晃而过。
清末民初的流民落脚和移民招垦
诚然,中东铁路的修筑,是沙俄侵略的罪证,但客观上也促进了黑龙江地区移民数量的增加。中东铁路的修建对劳动力产生了极大的需求,除少数俄国员工外,所有从事土、木、石及其它笨重体力劳动的都是中国工人。其中80%以上是从山东、直隶(河北)和中东铁路沿线招募来的破产农民和手工业工人。这些从外地招募来的劳工,基本上来源于关内各省人多地少、生活艰苦的地区,所以在中东铁路工程结束后,其中大部分就在铁路沿线的村庄里落脚,从事农业劳动谋生,成为扎兰屯地区移民的一部分。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以后,日俄两国重新划分了在东北的势力范围,沙俄加紧了在黑龙江地区的殖民统治。清政府为抵抗沙俄侵略采取了移民实边之策,在黑龙江地区开始招垦移民。在扎兰屯也设立了官庄,统一管理移民事务。中东铁路建成后,在客观上给移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关内北方各省的贫苦农民呼亲引朋相继而来,聚族而居。只短短的几年,便在从前人烟稀少的扎兰屯地区建立了许多由移民组成的村屯聚落。
中华民国成立后的1916年,为管理自行流入的垦荒农民和发展招垦事业,黑龙江省在扎兰屯设置稽垦局。1926年撤销稽垦局,设雅鲁设治局。由于移民和耕地面积的增加,政务繁多,黑龙江省地方长官不得不增设了三十个县,雅鲁设治局于1929年改升为雅鲁县,县政府驻扎兰屯街。新的城镇村落兴起,一改过去千里荒芜的旧貌。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关系
无论何种原因,由于时代的发展、变迁,造成不同民族聚集在同一地区长期交错混居,势必增进彼此了解、理解、相互借鉴、摒弃落后,生活习俗、道德理念趋于一致,即民族差异逐渐减少而共同性日益增多。不同民族间相互通婚,形成一种特殊的“混血群体”,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汉族移民将先进生产技术传入扎兰屯地区,致使一部分鄂温克人在生产和居住形态上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促使他们定居下来,并由过去的游猎采集经济转为半农、半牧,半定居或定居的社会经济形态。这些都与汉族移民的文化影响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1935年,苏联政府以一亿四千万日元的金额将中东铁路出卖给日本,大多数的俄罗斯人随同中东铁路机关一起回国了。从1954年开始,在华俄人中的绝大部分,响应当时苏联政府的号召,回国垦荒种地、参加建设。个别无国籍之“俄人”及已与中国公民组成家庭的人员大部留了下来。
2006年的初冬时节,《伙伴网》记者来到俄罗斯,走访了出生在中国、长大在中国的俄罗斯人。现居伊尔库茨克市的一位归国俄侨在接受采访时有过这样深情的回忆:
“在中国时,我们家住在扎兰屯附近的一个村庄里。这里没有森林,到处都是茂密的草场,我们家养了很多奶牛。在我们居住的村庄里,有许多中国人,我们互相帮助,互相尊重。许多俄罗斯的姑娘嫁给中国人,许多中国孩子到苏联学校去上学。我们教中国人养奶牛、挤牛奶,中国人也把他们种的蔬菜送给我们吃。我记得我家的旁边住着一个中国铁匠,平时谁家钉个马掌或有什么事求他,他都能帮忙。我们家有犁和马,也帮他家犁过田地。我们回国的时候,我家的房子就给了他家住,只要了他一点点的钱。铁匠有个儿子,当时七、八岁,俄语说得非常好,名字叫费加,是我弟弟的好朋友。我们将回国的时候,他听说了,哭得很厉害。当时村庄里的许多中国人也都哭了,他们不希望我们走。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
工商业的发展与城镇的形成
中东铁路在扎兰屯设站,便利的交通、密集的人口以及生产生活的需求,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于是,大街小巷商铺、饭馆、旅店、车店等鳞次栉比。1918年,扎兰屯街第一家私营商业德盛功开张营业,翌年东兴泰开张营业,主要经营百货、日杂和食品。此后20年间,私营商业发展迅速。1925年,扎兰屯第一家私营医药商店和发药局开业。30年代末,扎兰屯街的商业已初具规模,各类店铺、作坊已达150余家,绝大部分集中在葛根路,私营商业从业人员达到900余人。葛根街的店铺建筑多采用前店后居形式,建筑材料以土坯、草杈为土,有的店铺在店前用砖砌成门脸,部分沿街店铺门脸修筑女儿墙为装饰。
家庭手工业作坊在扎兰屯出现,主要行业有铁木加工、皮革、服装、土纸等。1929年,商人李慎斋以合资形式建立泰和源油坊,后又兼营烧酒。此后,扎兰屯街各类油坊、烧酒、粮米加工、食品、皮革等作坊发展到20多个。这些作坊规模不断扩大,与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手工业相比,已具有现代意义的工业雏形。
新移民的精神需求使宗教有了用武之地。一些道士、僧侣、传教士来此讲经布道,广修庙宇。先后修建的玉清宫、清真寺、法华寺、东山庙、东正教堂、天主教堂、基督教堂等寺庙建筑,成为当年扎兰屯一道别样的风景。这些建筑多系民间自建,分布于扎兰屯街区和近郊山上,信众、教徒多达千人。渗透着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宗教教义,成为来自各方移民的道德准则和精神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