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演变过程,内涵极为丰富,在世界各民族中是少见的。

汉族先民经历了“不织不衣”、“衣其羽皮”到“治其麻丝,以为布帛”的发展阶段,即从不穿衣裳、遮盖和御寒用禽兽羽皮到以麻丝织布帛而衣。到夏朝时,衣裳已很普遍。据《左传》记载,昭公九年“服以旌礼,礼以行事”,表明衣裳与礼联系在一起,从而衣裳也就有了尊贵卑贱的区别。

衣裳,广义包括冠、衣、裳、鞋四大类。春秋战国到秦汉大致情形是:冠,包括冠、冕、弁、巾、帻,其中冠、冕、弁为帽,巾、帻为头巾(束发带子),帻后来演变为便帽。此外还有帩头,也称绡头、络头、帕头,属于头巾,两汉时期很流行。衣,指上衣。有袍服(长绵衣)、禅衣(长单层衣)、襦(短棉外衣)、袭(褶,夹层衣)、衫(短内衣)、禣(无袖夹层内衣)。裳,指下衣。有裈(短裤)、袴(长裤)、裙(袴不连裆)。鞋,有履(草、麻编织或麻布、帛缝制)、屐(木板制作)、靴(皮草制作)。还有袜子。

秦汉以后,衣裳的面料、形制、颜色不断更新变化。一方面注重实用,一方面注重美观、精细。

秦汉直至近代,在封建礼制、礼教的约束和影响下,庶民百姓与贵族官宦的衣裳面料、形制、颜色、花纹图案以及不同场合着装均有严格的规定,任何人不得逾越。与此同时,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影响,使汉族的衣裳更加丰富多彩。

饰物,分头饰(发饰)、耳饰、项饰、腰饰、手饰、足饰等大类。汉族先民在原始社会就已有了上述饰物,以贝壳、兽骨为主,也使用玉。春秋战国以后,饰物以玉、金、银为主,其后历代在形制、品种上不断增多,制作愈加精细美观。通常妇女重视头饰、耳饰、手饰,男子重视腰饰。饰物佩戴,贵族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而百姓则比较简单。

服饰反映人的追求美以及志趣和情操,同时又代表身份和社会地位,因此,人们很重视服饰,特别注重在公众场合和接人待物时保持服饰的规范整洁。

内蒙古地区汉族服饰,同该地区汉族其它习俗一样,明清以后到现代,受周边地区的影响而类同,但又带有明显的不同地域色彩。大致说来,内蒙古西部区受陕甘宁省区以及山西省的影响为多;中部区受山西、河北省,特别是山西省的影响甚重;东部区受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影响较深。由于相邻地缘的原因,西、中、东部汉族服饰各具浓厚的地区差异性和区域特点。其中,各地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以及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都构成了重要的因素。

一、发式 头饰

发式  男女婴儿留全发,即古人所谓垂髫。稚童期间,男童左右颞骨备各留一绺头发谓之燕翅翅;两面交替留,谓之搬家辫子;头顶留一片头发,谓之铙钹盖;脑门儿处留一撮,谓之马鬃;后咽窝留一撮,谓之舅舅毛。12岁生日过后,开始梳发辫,已与成人相同。女稚童剃脑后至鬃间,梳双辫或单辫,前有刘海苫额,也有梳双髽髻的。12岁以后,留全发,梳髽髻或单辫。十五六岁以后,梳偏髽髻。媳妇盘髻,称圪嘟嘟头,小媳妇盘髻戴花或用发卡卡,中年媳妇戴络子,老婆婆插扁簪,大姑娘、小媳妇的刘海多梳成乱刮风式。

男子在清代以前,留头束发,加冠笄及方巾。到了清朝,从满族辫发习俗,编法有:1.紧箍住:这是一种最普通的编法,发分三股,编紧之后,发根用头绳扎紧。2.松王码:头发也分三股,编得较松,发辫显得粗大些。3.五股掏三:头发分五股,有三股来回掏,另两股不掏;掏的三股编花样,不掏的两股为花茎(俗称“花杆”)。4.九股丝绦:这种编法发端需接黑蓝丝线辫帘,辫帘自发梢起,长约6寸,编成垂穗。5.三打金弹:这种编法发根接丝线辫帘,最长的可垂到劲间,下有3个辫穗。发辫平时后垂,劳作时盘在颈间或头上。辛亥革命后,开始剪辫子,以后逐渐没有人留发辫了。但个别老年人前边的头发剃到两颞,后边的留至耳颈间,俗称“铙钹钹”,这是剪辫子留下的痕迹。民国年间,城市、官场普遍时兴平头、分头,乡村男子多剃光头,或叫秃头。及至1949年前后,农村剪平头、分头的也多起来了。妇女在婚前多留发髻或梳辫子,婚后发形较多。发式有:1.大髻:也叫喜鹊尾髽髻,清末民初盛行这种发式。用细铁丝作架,拨吊形,稍弯,发架放在发根,用头发包架,发少者可加假发,然后用头绳系住,罩丝络,外插虎头别簪。这种髽髻形如喜鹊尾,朝后翘起。有的挂蜂片等装饰品,有的加银丝4根,丝梢缀小银铃,至结婚拜天地时改梳其他发式。2.空楼头:发架分三股,上大下小,如瓠形,充以假发,用真发包住,横插别簪。3.苏州壳子头:形状比空楼头扁而大,也横插别簪。4.骨朵朵:将头发盘圆,系在脑后,外加丝络。这种发形在民国年间最为普遍。5.毛箭骨朵:这种发式为老年妇女所喜欢。将头发在发根处绕成圆形,用别簪别住。梳法简便。6.乱刮风:额上的头发剪短(约1寸多),向上戗起,后边的头发可梳多种样式。这种发型民国初较为普遍,且多见于青年妇女。民国年间,流行的发式还有用大卡子把头发梳在脑后的卡发,比卡发稍长(至肩上)的笊篱把,脑后梳椭圆形骨朵的香蕉头等。后来,农村时兴剪发头,城市时兴烫发头。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理发推剪等工具的广泛使用,男子发型逐渐多样化,有平头、分头、背头、一边倒、长发、光头等;女子发式未婚、已婚差别很大。少女梳朝天辫或双辫,未婚女子梳一根大辫子;已婚女子脑后绾纂,纂有纂罩,系用黑丝线或棉线织结而成,为保持发型不变,中间横插长簪。50年代后,大部分女子剪去发髻,改留短发(又称梳刷子),蓄长发者脑后以发卡束作扁平状,年轻姑娘或留各式短发,或梳辫。80年代,青年男子喜欢留平头,知识分子、干部多留分头,部分讲究者时兴背头;青年女子烫发较普遍,形式以波浪、流云、菊花居多,或梳马尾辫及运动员短发;中年妇女多为剪发头。扎双辫者已少见,女孩扎小辫,前额上方有刘海,青年妇女仍梳绾纂发髻头,老年男子多剃光头。各种流行发式遍及城乡。90年代起,男青年流行寸头,即板寸和毛寸,富有朝气,留分头者仍普遍;女青年发型变化多样,有披肩发、青年头、盘头等式;女孩留娃娃头或干净利索的小子头;男孩多留小平头。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来源渠道增多,在影视、娱乐节目中一些前卫的时尚潮流也很快被人们所接受。男女青年成为引领时尚的弄潮儿。染发、焗油、离子烫等城乡风行。男女青年将头发染为棕色、金色及艳丽色者已不鲜见。发型式样不拘泥于传统,多张扬个性。年长者也将花白头发染黑,提升生活品位。

首饰  女孩出生过满月后即扎耳朵眼,出嫁的女子戴耳环、手镯。青年女子戴金银或铜质镀金耳环。老年妇女戴玉耳环。手镯有银、铜、镀金、玉4种,形状有麻花、面条、圆形或扁形等。戒指不分男女老幼均可配带,有金、银、铜和镀金之分。

1.叉针。扭成螺旋状的单股叉针,叫银麻花。一根长针弯曲成二股的,叫叉针。银麻花插在发式正中;叉针插在四周,用来固定发型。2.耳环。最普通的是银圈耳环,可以镀金。贵妇人或名门闺秀有戴赤金耳环的,耳环可以下坠玉片、珊瑚、玛瑙等,形成二龙戏珠、金镶玉蝶、金镶玉耳子等各种样式。耳环本身也有不同样式,如凤头、丁香、扁龙、活龙、毛龙、风刮酒盅等。3.围子。是一种盛装首饰。进人民国后被淘汰。围子多用白银做成,有镀金的,分三层,有博古图、八洞神仙、二龙戏珠、彩蝶纷飞等不同样式。喜庆节日、重大宴会上,有钱人家的妇女用这种头饰,表示庄重。4.手镯。有白银、镀金、赤金、玉等多种。

除极富有者外,戴赤金手镯的绝少。银手镯有单股的,有数股绞丝状的(俗称麻花手镯)。5.戒指。一般为银质,镀金戒指也不少,富有者多戴赤金戒指。6、珊瑚珠子。越大越贵重,一般如绿豆大小,蚕豆大的为珍品。珊瑚珠子用丝绳串成一长串,环绕于手腕上。7.金银锁。富家孩子项上戴的长命锁,多为银锁,赤金的少见。样式及图案很多,如麒麟送子、丹凤朝阳、二龙戏珠、鱼龙变化之类,还有其它各种图案。另,富家老年妇女,在喜庆宴会上也有戴银指甲套的,进人民国后逐渐消失。

女子喜戴耳坠。富裕人家姑娘多用辫花、鬓簪等首饰,女子出嫁,须佩戴簪、钗、耳环、戒指、手镯等饰物,簇玉堆金,珠翠琳琅;贫家女无钱置办贵重首饰,但头簪、耳环、手镯必不可少。20世纪50年代后,发髻饰品及手镯等逐渐消失。20世纪80年代,女子戴耳环、戒指、项链渐多,甚至一些男子也戴戒指。

20世纪5070年代,无论男女老少很少有首饰。年轻妇女用红绿头绳打扮自己,个别妇女饰以简单的耳环、发卡等。首饰耳环、戒指、手镯等,多为金银质地,富有者佩钻石、翡翠、珍珠等饰物。夏秋两季用海纳(凤仙花)包手指,染成红指甲。80年代起首饰盛行起来,戒指、耳环、项链多种多样,纯金、纯银或合金上镶嵌珍珠、珊瑚、玛瑙、翡翠及其它宝石。极少数男人也佩戴上述首饰。女青年结婚时,不但要戴喜花,还要戴头花。中青年妇女开始画妆描眉涂唇、搽油抹粉,而且化妆品越来越趋于高级。

二、服装

明代,内蒙古东部区汉族人的上衣较长,圆领,对襟或右襟。清代汉服满化,立方领,右尖角大襟,左右有衽。纽扣,一般为绦疙瘩,也有用铜、琉璃、驼骨、玉做成的。清代上衣仍较长,男女俱至膝下。有长袍(有棉、夹之分)、大衫(即单长袍)、大袄(或棉或夹)、小祅(男女家常穿)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贫苦劳动者,衣衫破旧,夏季着不过膝短服,冬季穿羊皮袄。20世纪30年代后,西装革履出现在上层人物和知识分子中;商人和小业主多着长袍马褂;平民着青、蓝、白色居多的对襟短上衣;劳动者穿土布和家织粗布做成的衣裤;妇女着大襟盘扣上衣。5060年代,机关干部普遍穿灰、蓝色中山装,工人穿劳动布工作服,农民多穿黑、蓝色斜纹布便服。在机关工作的妇女和城镇姑娘偏爱“列宁服”,颜色以蓝、咖啡色为主。春秋时节多穿起肩、大领、较肥大的过臀上衣,机关工作人员,无论男女均喜穿风衣。家庭妇女和老年妇女多着大襟盘扣短上衣,夏季喜着浅色衣裤,其他季节以蓝色为主。男女衬衣为浅色平纹布,多为手工制作。“文化大革命”期间,男女老幼多着灰、蓝、白色服装,青年人尤以穿草绿色军上衣、戴绿色军帽、腰系皮带为荣。70年代中期,始有“的确良”、“涤卡”衣裤上市,并逐渐普及化纤织物。80年代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饰在面料、款式上不断更新。冬季,男女外着呢、毛料大衣。开始流行羽绒服,裘皮长、短外衣。春秋季节,机关工作人员和青年男女,身着各种面料、款式讲究、颜色各异长短风衣,内着各种面料西服套装。青年男女喜欢牛仔装、旅游鞋。夏季,女子裙装逐年普及,套裙、连衣裙等衣着,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以缎、乔其绒为面料的旗袍也盛行起来;冬季穿粗糙羊皮衣、裤。80年代中后期,羽绒服替代了兴盛多年的羊皮衣,但也会穿精制的长、短皮衣。长袍褂逐渐绝迹,制服式服装向城乡普及。男装有学生装、中山装、建设服、军便服、青年装,女装有春秋衫、两用衫、拉链衫、连衣裙。男女服装不断推出新款式,服装布料种类繁多,既有棉麻、化纤,也有丝绸、呢绒、毛料。90年代起,各类服装日趋高档化。

长袍  高领右衽,自领口至腋下钉5枚用布条绾结的扣,俗称蒜盘疙瘩。冬为棉袍,多黑、深蓝色,富家以绒、皮毛为里。夏穿大褂,灰青色居多;春秋穿长衫,两侧膝下开衩。

马褂  清代官服,高领对襟,常套于袍、衫外,后流行为民间礼服。马褂用料讲究,做工精美。

袄  制以布料。男子对襟,妇女、老人右衽,按季节分棉、夹、单衣。色泽除黑、蓝、白外,妇女多为红、紫、粉、绿各种花色。

对门衫  左右前襟相对;大襟衫,前襟为一整片,右衽,在腋下处系扣。单衣称衫,夹衣、棉衣称袄,均为立领。用布条缝制绦疙瘩纽扣,每件上衣缀5枚或7枚,缝缀纽扣讲究77线,即1枚纽扣只在里面留下7针线脚。

马甲  又称坎肩。挖圆领,无袖,多用于内套衣。

腰子  古代汉族的坎肩,北方称腰子,南方称背心。清末民国年间,多用红阴丹士林布缝制,绣花,有夹、棉之分,男女均穿。小孩穿兜兜,护在肚上相当于现在的背心,有单、夹、棉多种。大人开襟,小孩不开襟(俗称圪筒筒腰子)。有“七开心,八补档”之说,儿童7岁开始穿开襟腰子,8岁开始穿补裆裤子。布背心叫凉腰子(汗褶)。

旗袍  源于清代满族妇女服式。高立领,胸身下摆较窄,臀部略宽,能显现出曲线美。袍长至膝下,窄袖口。冬衣为长袖,夏衣为半袖。富户或城镇政、教界妇女穿用旗袍较多。

  婚嫁或官宦人家妇女穿用,民间穿裙较少。

大裆裤  男女均穿,不分前后。中老年男女均裹腿带,用料多为白、蓝、黑土布制作。冬季穿白茬皮袄、皮裤。裤带多用红、蓝市布条。

  民国以前多为大裆裤。20世纪30年代后城镇为制服裤,男裤前开口,女裤侧开口。旧式裤子裆肥大,不开衩,可前后换穿,单、夹、棉随季节调换。男子冬天有穿皮裤的,用羊皮、狗皮做成,一般不挂面。民国以前还有穿套裤的,套裤无裆,便于洗换。

学生服  民国年间的学生服以青、蓝、白、灰色居多,立领对襟,左胸挖兜,衣襟左右两侧各有一带盖大暗兜。即三暗兜,上一下二,女式下兜斜。后时兴加兜盖。

衬衫  男式分单上兜、双上兜、圆襟、方襟;女式按领口分为直领、翻领、圆领、尖领、燕领、鸡心领、飘带领等。男女皆分短袖、长袖;长袖中女式又分挽袖、敞袖。

中山服  四明兜,有兜盖,兜扣。20世纪50年代初机关干部多穿,后流行于社会。

列宁服  右襟有纽扣两排,为男女混合式。

青年服  4暗兜,有兜盖、无兜扣,系青年男服。

和平服  翻领,前胸有两褶子、两三角,纽扣包以布,系女式单衣。

剑服  肩有三角,缀有纽扣,挽袖。

西服  多为套服。上衣大翻领、两个纽扣。有背开衩和大富豪款式,仅1枚纽扣。

卡衣  麻绒大领,棉装,有男女两式。

皮衣  分中、西两式白茬皮祆、吊面皮祅、皮夹克、皮背心、大氅、小氅等。按毛质分有羊羔皮、西营筒、绵羊皮、山羊皮、狐皮、兔皮、猫皮、狗皮等。

皮袄  有挂面、不挂面之分。挂布面的叫吊面皮祅,不挂布面的叫白茬子皮袄。吊面皮祆一般为羊皮筒子(有的是羊羔皮筒)外挂布面。以宁夏滩羊皮为贵重(俗称西营筒子)。官绅、巨商也有穿青羊、狐狸、猞猁、扫雪、灰鼠、水(旱)獭等名贵皮筒的。乡下人都穿老羊皮皮祅。

毛衣  有高领、直领、鸡心领、前开口、后开口、侧开口、对门之分。多系女子自织,针法多种,花样翻新。与羽绒服、羊毛衫等,均为20世纪90年代时兴服装。

西式裤  暗兜2个或3个。以开口不同分男女式。

港裤  明兜,两侧缝带红线条。

牛仔裤  紧身,有斜明两兜。一般用水洗布制作。

喇叭裤  裆瘦,裤腿宽大,形如喇叭。还有毛裤、线裤、健美裤等。20世纪90年代姑娘和少女穿裙者渐多,不兴喇叭裤了。

三、鞋

清末及民国年间,东部地区富人多穿大绒布牛皮底鞋或皮长筒靴;寻常人家多穿着实纳帮、细麻绳纳底单双脸布鞋。圆口布鞋者渐多,鞋帮纳有云勾或方块式图案。城镇人多穿光面皮鞋。女鞋帮绣有花纹图案;儿童有虎、猫头花鞋。

中、西部区,劳动人穿实纳帮子靪绽鞋或实纳帮子牛鼻子鞋,夏季男子穿圆脸或牛鼻遍纳鞋,女子穿圆脸布鞋。贫寒者一年四季赤脚。有钱男人穿毡帮子千层底布鞋、皮鞋,冬天穿毛脖儿(靴靴)或毛嘎蹬(毡靴),穿线袜子或布袜子;女人穿各色绣花鞋、丝袜子、线袜子。

20世纪50年代后,鞋袜品种逐渐增多,除各式圆、方、紧口布鞋外,皮革、橡胶、人造革、塑料压模鞋普及。鞋子也由家做鞋过渡到商品鞋。各式布鞋、胶鞋、皮鞋(靴)、塑料鞋,有单的、棉的,有高腰、低腰、高跟、平底、光面、翻毛等式样。清代人们多穿布袜,民国年间始兴针织线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布袜、线袜均淘汰,代之以丝、尼龙、锦纶等袜,美观柔软、耐穿舒适。

  底厚,靿高至膝下,民国以后很少有人穿了。金梭鞋、双脸鞋、便鞋、松紧口鞋为城镇居民所常穿;牛鼻子鞋、槽板鞋是农民常穿的鞋。

冬天,人们穿棉鞋及毛鞋。棉鞋,里面之间絮棉花或夹薄毡。城市千层底,农村杂布底。毛鞋,羊毛擀制而成,低靿的为毛鞋,高靿的为嘎蹬。

清末民初,女鞋尚有高底、平底之分。高底鞋,后跟衬木底,民国中期绝迹。平底鞋,粗的叫实纳帮鞋,细的叫绣花鞋(花绣在鞋脸或整个鞋帮上)。

皮鞋  在中华民国以后开始流行,以亮面为主,颜色黑、棕为多,配皮底或胶底。多见于城市上层社会,农村除富户外没有穿皮鞋的。女式皮鞋以高跟为多。

带子  有裤带、腰带(系在衣服外,长而宽,车倌、驼夫多系之)和腿带(用来系裤腿,黑色为主)。

腿带  黑色、宽边、布质,一般为老年人扎腿脚所用。

裹腿  用棉布或薄毡制作,中老年男子用以裹腿。20世纪90年代已不多见。

俊带  宽边条状松紧带,流行于20世纪5060年代,系男女扎裤腿所用。

腰带  红士林布腰带,20世纪50年代初期新婚男子内用;通常内用帆布腰带和皮带,“文化大革命”中青年男女内外皆用;弹簧腰带,男青年80年代以后多用。

布鞋  有圆口、方口、带袢、四眼等。底有普通布底、翻毛布底、涮胶布底、胶底、塑料底等,绱法有里外之分。实纳帮单脸鞋及牛鼻鞋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青年人已不穿。

翻毛皮鞋  黄色、褐色、浅灰色较多。“文化大革命”时较普及。

亮面皮鞋  男女各有多种款式。方头、尖头、三接头多见于男青年,中老年一般是圆头。女青年喜穿黑色、棕色或暗红色的高跟鞋。20世纪80年代以后军警鞋时髦。

此外,还有运动鞋、旅游鞋、凉鞋、拖鞋、靴子、雨鞋等。

袜  有布、毛、线、丝、锦纶等。布袜在20世纪60年代初基本淘汰;线袜在70年代中期已不多见。80年代初,城镇青年曾时兴尼龙丝筒袜;80年代后,普遍为锦纶袜。

四、帽子

帽子,最初并非为保暖与防护,而是作为一种装饰品。成语“冠星堂皇”,冠、冕指的就是帽子。古代劳动人民戴头巾,本来是擦汗的布,后被当帽子裹在头上。以后的农民罩手巾,也代替帽子。清代,冬季男子多戴毡帽头、皮耳帽,夏戴8块瓦式瓜皮帽,帽顶端缀以绒球。民国初期,富人戴小金边大金顶毡帽头,外缘以金线锁边,灰鼠皮贴面,额前两撮灰缨。儿童有风雪帽,虎、猫帽及一把抓帽(针织筒式帽)。东北沦陷时期,流行礼帽为纯羊绒制作,有藏青、藏蓝、灰黑等颜色。20世纪50年代后,男子多戴解放帽、前进帽、火车头式棉皮帽;80年代起博士帽、礼帽盛行。妇女以各式棉、纱、毛围巾裹头;男子冬季也多围长围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人们戴帽子变化不大。冬季男子戴毡帽,两侧缝有护耳以羊皮、狗皮、猫皮、兔皮等制成,富人缝狐皮护耳;青少年和女子戴皮帽或围头巾,夏季男女多罩白毛巾(俗称羊肚子手巾)。

东部区成年男性帽子春秋为礼帽、前进帽,冬季为皮帽、棉帽、针织毛线帽。野外作业者,戴狗皮帽,脚穿毡疙瘩或棉靰鞡内套毡袜,手戴棉“手闷子”。

20世纪50年代以前,西部区男女农民春、夏、秋季几乎全是罩手巾(毛巾),冬天男子戴老羊皮帽或毡帽。有钱人家妇女戴大绒或丝绒平顶绉边绣花帽;男人戴瓜皮帽、礼帽和羊(狐)皮帽。5070年代,男女青年流行八角帽、解放帽到军帽、警式帽,军警式皮帽颇受青年人欢迎;中老年人戴前进帽。80年代,出现了礼帽、各式男女凉帽。冬天有筒帽、皮帽等。

土默特地区汉族的冠巾习俗,略同于山西。明代有著冠、不著冠之别。著冠、以头巾罩头再加冠;不著冠,只是头巾裹头。清朝以后,乃至民国,各种巾帽发展很快,样式种类很多,有红缨帽、帷帽(凉帽)、风帽(围帽)、瓜皮帽(瓜壳儿)、毡帽、火车头帽、平顶帽等等。

毡帽  用黑色羊毛或牛毛擀制,为旧时中老年男子所戴。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淘汰。

皮帽  用山羊皮或绵羊皮缝制,不挂布面,白茬。

狐皮帽  用狐狸皮缝制,内挂黑布面,絮棉花。耳朵上缀带子,可绾可放。为20世纪5060年代婚嫁时髦服装。

瓜壳帽  六瓜瓣形,俗称瓜皮帽。创自明太祖洪武年间,取其六合一统之意,多为市民百姓所戴,清朝沿袭,旗人皆戴之。夏秋用纱或布,春冬用缎,一般为黑色。多为商人所戴。

草帽  麦秸编织品,帽顶身高约10厘米,帽檐环接帽身,多为农民遮阳帽。

礼帽  毛呢料制品,类似草帽状,四周围帽檐短于草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政界、商界及有一定身份者常佩戴。当代亦有人戴之。

罗形帽  平顶、圆形,状似罗。用布或平绒制作,黑色。分棉、夹,为年老妇女所戴。时兴于20世纪60年代。

八角帽  深蓝色,布帽檐,缀红五角星。20世纪50年代初特别时兴。

解放帽  圆顶,前有短帽檐。蓝、灰、黑多色,蓝色较为普遍。20世纪50年代初出现过白色。“文化大革命”时期多为仿部队式草绿色。以后涤卡问世,普遍用褐色或灰色涤卡制作。

前进帽  前低后高,前有按纽,状若鸭舌。

解放式棉帽  前有帽檐,左右有耳朵,耳朵上可贴缝皮毛。

火车头帽  与解放式棉帽相似,无帽檐,有顶风。顶风为麻绒、皮毛质。又称栽绒帽。

军警式帽  仿军警帽,与火车头帽类同,只是用料为毛皮,面罩布为草绿、蓝色,为20世纪70年代青年所喜爱。

网帽  为绿色丝缕织品,圆网状。20世纪50年代初,女子喜戴。

筒帽  20世纪80年代初,时兴的一种毛绒编织帽,状如筒形,绾边打结成帽。多为中青年妇女或姑娘所戴,也偶见于男子。

大凉帽  以府绸或的确良制作,外檐套铁丝圈,下缀带。颜色有纯白、粉红、天蓝等色。近年出现塑料制品,色彩斑斓。

童帽  婴幼儿所戴,帽式多拟动物。有兔帽、猫帽、虎帽、公鸡帽等。

围巾  有棉、毛、绒、纱、绸多种。以色泽区别男女老幼。老年妇女多为粗线头巾,于脑后打结,取暗色或素色。青年女子多取纯白或艳色,价格较贵,自脑门围下,至领打结,露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