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手工编织仿古地毯

古色古香的阿拉善仿古地毯

段丽珍向学员们传授技艺

忠信府石桌棋盘(资料图片)

 

 

  走进阿拉善盟巴彦浩特镇定远营古城墙东长廊,如同走入一个文化艺术展厅,不论是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形状各异的奇石,还是色彩斑斓的阿拉善仿古地毯,都好像在讲述着一个个关于阿拉善久远的故事。在整齐有序的交易摊位中,阿拉善仿古地毯格外醒目,人们在一块块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仿古地毯前流连驻足。

  定远营古城的仿古地毯加工店仅是阿拉善仿古地毯文化发展一个侧影。近年来,阿拉善加强扶持处于低谷的仿古地毯文化产业,使之从弱到强华丽转身,在保护和传承中绽放异彩。

保护传统产业

  阿拉善仿古地毯是中国地毯五大路系之一,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清乾隆年间已在阿拉善大漠安家落户。其制作技艺继承了阿拉伯地毯和京式宫廷地毯的传统,以精湛的工艺,淳朴秀美的图案,古色古香的风格,隔潮耐磨的性能,在大漠戈壁独树一帜,历来被行家尊为中国仿古地毯的鼻祖。阿拉善地处漠北,风沙大,地脉干燥,土种羊毛鳞粗、洁白,物理性能极好,织出的地毯具有弹性强、拉力强、光泽好等特点,因此驼乡阿拉善也有“地毯故乡”的美称。

  “阿拉善仿古地毯以土种羊毛为原料,植物染色、8字绾扣,以做工精细独特,图案淳朴秀美,艺术风格庄重典雅而著称。精品有《山水牡丹》《海水朝阳》《满地金砖》《鹿鹤同春》《九龙抱柱》等,在国内多次获奖,闻名遐迩。”阿拉善左旗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科负责人常伟华介绍道。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阿拉善仿古地毯这一传统手工业受到冲击。

  “阿拉善仿古地毯织造工艺落后,制作缓慢,加上经济效益低、传承人年事已高、后继乏人等因素,制约了这一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至2000年阿拉善仿古地毯已经逐渐失去了原有的面貌,濒临灭绝危机。保护是为了更好的传承,近年来阿拉善盟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使这项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活力。”常伟华说。

  为了保护阿拉善仿古地毯织造技艺工艺,2005年开始,阿左旗文化馆搜集、整理了阿拉善仿古地毯织造技艺的相关资料,走访了地毯制作工匠,充分了解阿拉善仿古地毯的发展历史与现状。阿拉善盟加大对仿古地毯织造技艺的资金投入力度,委托阿左旗文化馆成立非遗小组,展开抢救仿古地毯织造技艺的工作:加强对传承户、传承人的扶持力度,对传统的织造技艺进行挖掘和整理,收集制作具有传统特色、原生态的阿拉善地毯作为原始资料进行保存。

  2008年,阿拉善仿古地毯织造技艺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阿左旗恒瑞翔地毯公司承担起继承和保护阿拉善仿古地毯制作技艺的重任,进行阿拉善仿古地毯的原料收购、生产加工、销售经营、文化底蕴的挖掘整理等工作,还组织一批有经验的地毯手工艺人,从事仿古地毯的生产与销售。

  经多方努力,目前已制作出消失近20年的具有阿拉善特色的深蓝、浅蓝、绿蓝的“三蓝”真色地毯,织造了失传多年的“富贵寿考”“鹿鹤同春”等图案的传统手工地毯。

传承织造技艺

  为了让仿古地毯传统手工艺传承下去,2011年阿左旗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小组对阿拉善仿古地毯织造技艺几位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走访,进一步完善了项目传承链,建立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传承机制。多次举办阿拉善仿古地毯织造技艺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地毯织造人才,为阿拉善仿古地毯奠定了长远发展的基础。

  今年60岁的段丽珍是阿拉善仿古地毯织造技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972年,年仅16岁的她进入阿左旗地毯厂,开始学习织毯技术,开启了她的织毯生涯。当时,家里姐弟7个,经济压力大,作为家中的长女,为减轻家庭负担,她高中毕业就进地毯厂当了一名织毯工人。凭着认真努力的工作态度,段丽珍很快掌握了地毯的织作、片花、整形、造旧及成品验收等技艺。1990年,由于她技艺娴熟而精湛,被聘为厂里的技术指导员和专职质检员。2004年,地毯厂经营不善倒闭,段丽珍于是开起了织造厂,共招收3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如今,她的织造厂已成为阿拉善盟地毯制作行业中规模最大、知名度较高的一家。

  段丽珍被确定为传承人后,主要精力都用在保护传统工艺和传授织毯技艺上。她发动家人、亲友做宣传员,动员农牧区的亲友们学习阿拉善仿古地毯织造技艺。段丽珍先后收授几十名徒弟,她认真、仔细、耐心地传授技艺,要求弟子遵循传统的地毯织造方法。为宣传阿拉善仿古地毯,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传统手工艺术,段丽珍热衷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性活动,先后在“全区第七次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中国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阿拉善盟第二届卫拉特艺术节”等展会上,展示精美的阿拉善仿古地毯作品《上山虎》《下山虎》《神来之笔》《大小博古》等。她织造的地毯《美丽富饶的巴彦浩特》《吉祥富贵》等,先后在三届阿拉善盟民间艺术家作品大赛中摘得桂冠。

  “作为传承人,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多教学员,让阿拉善这项传统的手工艺世代传承下去。”段丽珍说。

  在保护和传承中,阿拉善仿古地毯日渐绽放出新的文化魅力,正在被世人所关注,深受国内外客户青睐。

  2000年前,北方游牧民族已开始编织有花纹的地毯。《后汉书·乌桓传》记载:“妇人能刺韦作文绣,织氀毼。”氀毼是一种毛织品。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元大都(今北京),对元朝宫廷铺陈的精美地毯赞叹不已。明清时期,地毯也用在召庙中,有柱毯、门帘毯,坐垫毯等,当时赤峰、包头、阿拉善等地的地毯作坊,制作了许多高质量的庙宇地毯。清雍正年间,大将军岳钟琪在贺兰山西部设立“定远营”,带动当地商业的发展,阿拉善地区特有的滩羊毛地毯,因柔软、富有弹性而被过往官僚和商贾视为首选佳品,史称“绒毯”。

  170多年前,在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下府,矗立着一座占地百亩的庄园——忠信府。其背靠起伏的道木图山,面对蜿蜒的敖木伦河。府内由两个大院和介寿堂、逸安堂、绿竹斋、教谕斋等若干四合院组成。院子后面是名为荟芳园的花园。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四月十六日,我国近代著名蒙古族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诗人和画家尹湛纳希诞生于这座府宅。

  尹湛纳希的家族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当时忠信府建有规模宏大的藏书楼,根据藏书类别,设有楚宝堂、学古斋、东坡斋,收藏了数以万计的各种书籍。“楚宝堂”之名出自楚国和氏璧的典故,所藏书籍均为汉文古籍;“学古斋”所藏书籍多为蒙文和藏文书籍;“东坡斋”透露出主人喜欢苏东坡,热爱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所藏书籍也是汉文书。藏书楼的书籍成为一家人珍贵的精神营养和文化传承土壤。

  尹湛纳希的父亲旺钦巴拉善武能文,生前写作了《大元盛世青史演义》前八回。尹湛纳希的生母满优什卡擅长书画。在父母的影响下,尹湛纳希和兄长古拉兰萨、贡纳楚克、蒿威丹精秉承家学遗风,埋头读书,钻研文史,互相砥砺,投身创作。他们在蒙古诗歌押头韵传统形式的基础上,学习借鉴汉文诗歌严谨的格律,开创了蒙古诗歌的一代新风。尹湛纳希不仅是一位诗人,而且成为影响后世的一代蒙古文学巨匠。

  尹湛纳希聪慧过人,自幼学会了蒙、汉、藏、满和梵文,少年时涉猎广泛,博览群书,先后阅读了《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诗经》等古典文学名著以及诸多蒙古史典籍,同时研习琴棋书画、骑马射箭。十几岁时就开始创作诗词。

  笔者阅读《尹湛纳希年谱》时,眼前总是浮现尹湛纳希青灯黄卷、埋头苦读、倾心创作的影子。清同治元年(1862年),25岁的尹湛纳希开始创作第一部章回体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红云泪》。之后创作长篇小说《一层楼》。

  父亲去世时,尹湛纳希只有11岁。旺钦巴拉临终前嘱咐尹湛纳希完成《大元盛世青史演义》的写作。清同治六年(1867年),30岁的尹湛纳希继承父亲未竟的事业,开始撰写开鲁本历史演义小说《大元盛世青史演义》。同治十年(1871年),六哥蒿威丹精在翻译《通鉴纲目》的同时,帮助弟弟尹湛纳希撰写《大元盛世青史演义》。次年,《大元盛世青史演义》写到四十七回时,母亲大病,尹湛纳希搁笔。光绪九年,他继续撰写《大元盛世青史演义》。光绪十二年,《大元盛世青史演义》写至第六十九回…… 该书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蒙古学研究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尹湛纳希一生撰写了大约四五百万字的作品。由于他的创作观和创作方法深得曹雪芹的精髓,加之其作品在蒙古族文学史的重要地位和影响,被誉为“蒙古族的曹雪芹”。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十月,忠信府被焚毁,数以万计的藏书化为灰烬。沉重的打击,使尹湛纳希的精神几乎陷入崩溃边缘,一病不起。光绪十八年(1892年)正月十七日,一代文豪逝世,终年55岁。

  斯人已去,作品长存。尹湛纳希的作品最早以传抄形式流传,直到1939年才正式出版。1978以后,尹湛纳希的作品陆续被译成汉文出版。上世纪50年代,专家学者开始对尹湛纳希及作品进行研究。额尔敦陶克陶、曹都等著名专家学者几访尹湛纳希故居,并从故居棚顶揭下了珍贵的尹湛纳希手稿。

  忠信府如今只有一眼八角井和棋盘山上的石桌棋盘依然凝望着苍天。好在文字是不朽的,我们可以在每一清晨或午后沉醉于尹湛纳希的著作之中,品味时光之美好,享受文学之高贵。

  远古时候,生存条件恶劣,人类捕获野兽取其皮铺在崖洞、草屋内的地面上,睡觉休息就不感到潮湿和寒冷了,这是地毯的来源。后来,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用羊毛、牛毛捻线,编织成毯,铺地取暖,形象地称之为“地衣”。用羊毛编织的“席”“罽”等织物,便是地毯的前身,这在史书《尚书·禹贡》中有记载。

  我国最早的地毯实物出土于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的夫妻合葬墓,根据出土的竹简记载,它应是汉代的制品。汉朝,地毯曾同丝绸一样在中外交流中受到青睐。

  唐朝,山西、四川、云南、安徽等地织造毛织和丝织地毯。贞观年间,安徽宣州进贡宫廷的红丝毯,栽绒厚,质松软,品质极好。地毯从生活用品升华到了工艺品,成为皇室之间相互赠送的礼品。白居易在《红线毯》诗中有“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的名句。

  元代,在大都设有“工部”及“匠作院”。据史料记载,当时仅官办制作地毯的工匠就达万人。

  明清时期,地毯工艺更加细化,色彩更为丰富,图案也更趋完美。康乾盛世期间,宫廷“如意馆”御用画师参与设计地毯,皇宫和寺庙铺设地毯,文人富商均喜爱地毯,加速了地毯业的发展。据《大清会典事例》记载,雍正元年在北京设染织局,内有九名技艺高超的匠人专为宫廷织造地毯。晚清时,仅北京就有官办和民营的地毯作坊近300家,工匠达3万人。

  故宫博物院藏有来自青海、内蒙古、西藏、新疆等地织造的地毯,均为清朝时的贡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