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png

 

勒勒车是蒙古族人民传统的交通工具,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呼和浩特地区、蒙古族牧民普遍使用的简陋而适用的交通工具之一。勒勒车的由来,相当久远。起初是北方少数民族敕勒族人发明的。当时称为“敕勒车”,由于两个车轮子很大又称“大轱辘车”“二饼子车”。

勒勒车,构造很简单,“轮不求甚圆,辕不求甚直,轴径如椽,而载重至远”。它适宜在北方草原和农村荒野行驶,可以碾过茂密草丛、深厚的积雪、泥泞的沼泽,任何坎坷不平的路,均可一路放心。其原因就是有一对高大的车轮。因此,勒勒车成了蒙古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伙伴,“行则为车”载物载人,“停则为庐”以车为家。农忙时,可用它拉水、拉庄稼、拉草、送粪。赶集或走亲戚时,可以运货、坐人。所以,勒勒车在早年是蒙古族人民家家不可缺的交通工具。勒勒车以取材方便、制作容易、经济适用的优点而被人们长期使用,伴随着北方的蒙古族人民走过了漫长的岁月。汉族把自己的住宅叫做“家园”,在家后院必有“园田”,有个大小不等的势力范围。而蒙古族的习俗说法是“家车”,从成吉思汗时代叫到今天,因为家后面的确跟着一溜车,“居则毡为庐,行着车为家”,在一个地方住些时日,不等草要吃败,就把蒙古包拆下来,分成几件装到勒勒车上,一头牛拉一辆勒勒车,赶着牛羊群,领着护牧狗络络绎绎,向着水草丰美的地方迁去。正如诗云:“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勒勒车逐渐淘汰。在偏远地方,偶尔还可看到一些勒勒车仍在使用。而在新城地区早已被现代化交通工具取代,但勒勒车毕竟是蒙古族人民以车代步的历史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