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png 

 

那日给勒格是布里亚特蒙古族的一种古老的自娱性民间歌舞,据传已有400余年的历史。1590年,漠南土默特蒙古阿拉坦汗的女儿巴拉金公主嫁给远居在额尔古纳河流域的代洪台吉为妻。巴拉金公主和陪嫁的婢女们从土默特出发,赶着牲畜经过大兴安岭,历尽千辛万苦,3年后才到达目的地。据说,人们以那日给勒格歌舞形式纪念这一段艰难的历程,并代代流传下来。

 

 image.png

 

那日给勒格以歌为主,舞为辅。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渐在婚礼或其他喜庆的场合进行。每当喜庆之夜,男女老幼围聚在篝火旁,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唱着舒缓悠扬的民歌,以缓慢的节奏开始慢速的那日给勒格。歌舞者的双手隔一个人从背后相互携手交错,以大八字步站在原地不动,上身左右摇晃。随着歌声逐渐高昂,摇晃幅度增大,起伏由弱变强,这时舞圈像一个摇曳不定的波圈。接着,歌舞者随着歌声以小踢腿的动作向前迈四步,舞圈变小;再以同样动作向后退四步,舞圈变大。这时的舞圈像一块石头击在湖水中,引起水波层层荡漾。舞圈变大后,两人一组,相互背后交叉携手,以小踢腿动作原地向左转一圈,再向右转一圈,回原位如此前移后退,左旋右转反复多次,那日给勒格舞即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