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愁

  相传,鄂尔多斯高原上有一位聪明的和尚。他智慧过人。他云游四方,帮扶穷人,嘲弄权贵,深得老百姓的爱戴。人民群众为了颂扬他的功绩,给他建立了一座庙宇,立起了镏金的塑像,挂起金匾。金匾上书三个大字:“圣贤(圣贤)愁”。

  这件事被八仙中的吕洞宾和铁拐李知道了,二仙很不服气,要到人间同和尚比个高低。一天,两位神仙来到和尚的庙前,摆好一桌酒席。刚刚盘腿坐下,就见庙里走出一个五大三粗的老和尚,既不让坐,也不打招呼,端起酒来便喝,夹起肉来就吃。二仙见状,很不高兴,拦住和尚说:“你想喝酒也容易,咱们就以你匾上的‘圣贤愁’为题作诗。作出来,赏你酒;若作不出来,就把你这块匾砸烂,从此不再叫‘圣贤愁’。”

  老和尚说:“悉听尊便。”

  吕洞宾道:

  “耳口王,耳口王,

  壶中有酒我先尝。

  有酒无肉不能吃,

  割只耳朵二位尝。”

  铁拐李道:

  “臣又贝,臣又贝,

  壶中有酒我先醉。

  有酒无肉不能喝,

  割个鼻子敬二位。”

  老和尚说:

  “禾火心,禾火心,

  壶中有酒我先斟。

  有酒无肉不能饮,

  拔根毫毛表寸心。”

  吕洞宾和铁拐李自叹不如,可又不服气,心想,我们都割耳、割鼻来敬你,你却只拔根毫毛,那不行。老和尚说:“如此也是敬神,不然我是一毛不拔的。”

  从此,吕洞宾和铁拐李无论在哪里喝酒吃肉,和尚分秒不差,准时赶到,毫不留情地饱食二位的酒肉。二位仙人躲不开,避不过,很是烦心。

  一天,吕洞宾和铁拐李商量:“我们划船到湖心小酌,我就不信他能从天而降!”

  于是,二位仙人划着小船向湖心驶去,刚刚掏出酒壶,就见湖中漂来一只大木箱。二仙看见说:“不知箱中何物,猜猜看,谁猜对了敬三杯酒。”一个说是银钱,一个说是衣物。打开一看,原来是怎么也躲不过的和尚。和尚也不谦让,提起酒壶就喝。二仙制止道:“且慢,既然我们躲不开你,那就再以诗论胜负。诗作得好,赏酒,作不好,滚蛋。”和尚喜笑颜开:“从命!不知以甚为题?”二仙沉吟半天说:“不需要题目,只要每句话中分别有‘糊糊涂涂,清清楚楚,容容易易,难上加难’即可。”老和尚挥手道:“请——

  吕洞宾道:

  “雪在空中糊糊涂涂,

  落在地上清清楚楚。

  雪化成水容容易易,

  水变成雪难上加难。”

  铁拐李道:

  “墨在砚中糊糊涂涂,

  写出字来清清楚楚。

  水变成墨容容易易,

  墨变成水难上加难。”

  老和尚接过说:

  “我在箱中糊糊涂涂,

  打开箱子清清楚楚。

  我吃你的容容易易,

  你吃我的难上加难。”

  二仙听了目瞪口呆,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和尚吃饱喝足而去。

  (陈存玉搜集整理)

长工和财主

  从前,达拉滩上有一个阴险狡诈的财主,他雇用长工时出的工钱最高,但不知怎么回事,长工们一年干到头,总是垂头丧气,两手空空地回家。一年,从口里逃荒来了三兄弟,他们听说那个财主给的工钱特别高,老大就去给当长工了。一年干下来,大哥唉声叹气地回来了。因为一个工钱也没拿到。第二年,二哥不服气,又去给那个财主当长工。大年三十,两眼通红地回来了。第三年,老三找上那财主,要给他扛长工。“好啊!”财主说,“不过,咱丑话说在前头,一年之中,如果你有四件事做不来,你就休想拿到一分钱。”老三说:“我能干,没有一件别人能做而我却做不到的事。不过,我也有一个条件,一年下来,你指派的事我都能干得来,我要你把我大哥和二哥的工钱,还有我的工钱如数给我。如果有一件事干不来,我分文不要。”财主想了想说:“可以。”老三说:“那就立个字据吧。”他们立好字据后,老三就在财主家扛长工了。

  每天天还黑不隆咚的,财主就叫他下地,一边还嚷:“太阳晒到肚皮上了,不能睡懒觉,快干活去!”一天,他又这样喊叫。老三说:“早起来了,虱子咬得不行,正捉虱子呢。”财主说:“胡说八道,黑的甚也看不见,能捉虱子吗?”老三说:“你不是说太阳晒到肚皮上了吗?那你是瞎说了哇。”财主听了说不出话,只好灰溜溜地走了。从那以后,财主再也不来叫喊了。

  春天过去了。财主对老三说:“我屋子里的地太潮了,你把它晒干。”老三二话没说,拿起锹就拆屋顶。财主见了大喊:“你疯了吗?”老三说:“你让我晒地,也没说不让我拆顶子呀,要不怎么能晒干呢?”财主听了连声说:“好好,你下来吧,不晒地了。”

  夏天过去了,财主抱来两个罐子对老三说:“你给我把大罐子装到小罐子里去,一点也不许露出来。”老三说了声“行。”便抱起大罐“砰”的一声摔到地上,三下五除二把碎片装到小罐子里。财主一看傻了眼儿:“谁让你打碎啦?”老三说:“你只让装进去,并没有说整装还是碎装呀。”财主气得直翻白眼。

  冬天就要来了,财主对老三说:“有块韭菜地,离家太远了,你把它搬回来吧!”老三到了韭菜地,用铁锹把地横七竖八地裁成好多块,然后把财主叫到地里说:“你帮我把地扛到肩上,我就把它扛回去。”财主看到韭菜被铲得七零八落,他又没办法把大块的地抬到老三肩上,只好说:“罢、罢,别搬了。”

  过罢腊月二十三,老三手掰指头盼着回家过年。老三来找财主算工钱,财主皮笑肉不笑地说:“别慌,还有一件事呢,我来问你,我这脑袋有几斤?”老三脱口而出:“三斤六两。”“不对,明明是四斤九两嘛,怎么是三斤六两?”老三不跟财主争辩,转身出去了。一会儿,一手提着一杆秤,一手握着一把菜刀回来了。“我说三斤六两就是三斤六两,不信割下来称一称!”财主害怕了,忙说:“别,别割……是,三斤……六两……”老三拿出当时立下的字据,举着菜刀说:“怎么样,没有我干不了的事吧!快把俺哥儿仨的工钱给我!”财主心疼得要死,可又不敢不给工钱。

  于是,老三得了哥儿仨的工钱,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去了。

  (陈存玉搜集整理)

九子和石子

  从前,一个老汉有九个儿子。老伴去世早,他又当爹又当娘,屎一把尿一把地将九个儿子拉扯大。九个儿子长大后,又娶回九个媳妇,分了九回家。老汉所有的积蓄都花光了;能分的家什也都分得一光二净,只剩下孤老汉的一把干骨头没人要。

  孤苦伶仃的老汉住在一间四面透风的破草房里。有时病了,睡在炕上,九个儿子和九个媳妇没有一个来看上一眼,或是问询问询。

  俗话说养儿防老。谁又听说过拣石头防老?为了防老,老汉想了个主意。他趁着身体稍好一些,出去拣了不少石块,一个个用布包好,分装在七、八个罐子里。然后,用布把罐口包好扎牢,又在门后、灶门口挖了几个洞,把封好的罐子埋进去。

  老汉每天讨吃要饭,风里来雨里去,吃不饱穿不暖,终于卧床不起。邻居见他几天不出门,就跑来看他。他说:“唉,我老了,病得下不了地。你来得正好,我想求你给我帮个忙,不知行不行?”邻居老汉说:“咋不行?”

  老汉说:“我这屋地下埋着七、八个罐子,你给我把门后头地下的一个挖出来。”

  邻居老汉在门后头挖了一会儿,果然挖出一个罐子,把罐子抱在炕上。

  老汉当着邻居的面,打开罐子,抓出一个小布包包,故意放在手掌上掂了掂,又放回罐里,把口扎牢,说:“我这一辈子还算挣下点硬东西,当初没有分给儿子,就是为了防老的。麻烦你给我那几个娃儿捎个话,就说看他们伺候不伺侯我啦?伺候的话,这几罐子硬东西留给他们弟兄几个使唤;不伺候的话,我自己雇人伺候也够花了。”

  九个儿子和媳妇,听说老人还有几罐子“硬东西”,顿时眉开眼笑,抢着说:“我们的老人,我们不伺候谁伺候呀?”

  九个儿子和媳妇都来到破草房。老汉又高兴又难过地说:“你们都来了就好,我这地下还有一些东西,你们谁给我往出挖一挖。”

  九个儿子一听,争先恐后地挖了起来,这儿一个,那儿一个,按老汉的指点,一会儿就挖出七八个罐子,九个媳妇都看呆了。

  老汉叫儿子们把罐子抱到他的跟前,老汉打开罐口,伸手进去摸了摸,然后又把口子扎好。叫儿子们把这几个罐子放在他身后的炕角里,这才放心地躺下。

  从这天之后,儿媳们一个比一个孝顺老人。这个回家和面、剁馅、包饺子,那个说饺子不如肥羊肉,回去专拣肥羊杀。有的说,老人爱吃杂面;有的说,老人爱吃糕。九个儿媳妇,每天三顿饭,变着花样儿,什么好吃给老人送什么。九个儿子也寸步不离老汉的破草房。这个给揉腿,那个给捶背。就这样,把老汉伺候得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

  老人去世后,弟兄九个先把所有的罐子放进一个柜子里锁住,商定先抬埋老人,后分东西。可是,九个儿媳妇又不放心,就一人拿来一把锁,套锁在柜子上。一个媳妇拿一把钥匙,这才放心了。

  弟兄九个又商定抬埋老人时,谁出的东西多,谁分的金银金。弟兄九个又争着往来拿东西。结果,老人的棺材是柏木的,又做了好几套绸缎被褥和衣服。

  好抬好埋过老人,儿子和媳妇们开始忙着要分东西。打开罐口一看,七八个罐子里装的全部是石头,包石头的布上还写着:

  九子不如石子好,

  石子能把九子叫。

  如果没有碎石子,

  老子早就饿死了。

  九个儿子看后,都垂头丧气地走了。

  (巴巴讲述,钱世英整理)

金孝拾银

  古时候,有个名叫金孝的孩子,家里很穷,和老母亲以卖油为业,糊口度日。

  这一天,金孝和往常一样,担着两篓麻油到集市上去卖,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走着走着,突然被一个白布包袱绊倒了,金孝爬起来,解开包袱一看,啊,是一堆明晃晃的白银。金孝欣喜若狂。

  银子正好是三十两。金孝心想:“这下可好了,再不用愁没钱了。”金孝担起油篓,提着白布包袱,大步流星地回去向老母亲禀报。

  “妈妈呀,今日造化,我拾了一包白银。”金孝得意地说。

  老母打开包袱袱一看,啊!果然是一包银子,她惊奇地问金孝:“这银子不是你偷来的吧?”金孝一五一十地把拾银子的经过告诉了母亲。

  老母亲听完说:“丢银子的人现在一定很着急,你快跑到原地等候,以免失主找不到银子着急。”

  金孝跑到捡银子地方等候。少顷,只见一个人慌慌张张地赶来,东张张西望望,不知寻找什么。

  金孝走上去问那个人:“你找什么?”

  “丢失的银子。”

  那人迫不及待地又说:“要是你能帮我找上,我一定赏赐你银子。”

  “我在这里拾到一个包袱,不知是不是你的。”

  话音未落,突然电闪雷鸣,倾盆大雨铺天盖地而来。金孝只好拉着失主跑往家里。

  金孝问:“银子用什么包裹着?”

  “二尺五白布包着。”失主答。

  金孝一听说得头对脚对,就把包袱拿出来让失主查看。

  失主一看,三十两银子,原封未动,心里暗暗高兴,可又害怕金孝要赏银,于是反施欺心。便大声喝道:“我原有五十两白银,现在只剩下三十两,一定你藏了二十两。”

  金孝负屈难言,一头撞在失主身上。失主力气大,抓住头发把金孝提起来,挥拳就打。七十多岁的老母亲急得到处喊人。正在这危急关头,县令从门前经过,听到老母亲的高声呼唤。于是,县令下轿子,循声走过去问是怎么回事。

  金孝走上前来,施了礼,面向县令,手指失主说:“大人,我拾到了三十两白银,全部归还了他。他却强词夺理,硬说他原有五十两,是我藏了二十两。请大人断个公道。”

  县令审问失主道:“你是怎么得到丢失的银子的?”

  “大人,是金孝捡到送我的。”

  “你原有白银多少两?如实招来。”县令继续审问。

  “原有五十两。”失主理亏,说到这儿心也慌了。

  ‘三十’和‘五十’不对号,证明这三十两白银不是你的。全归金孝,奉养老母。”

  那个失主理屈词穷,含羞噙泪,二十两白银没多拿到,连原有的三十两也没有了,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乔存柱搜集整理)

战洪州

  穆桂英武艺盖世,做姑娘时,有一次和杨家第三代少年杨宗保对阵,看中了杨宗保,便掳他回寨中成了亲。一年后,穆桂英随杨宗保一起回到杨府。可是偏遇边关告急,杨宗保不得不出征迎战。穆桂英当时已身怀六甲,却坚持随夫君同行,助杨宗保一臂之力。

  杨宗保和穆桂英率三军远征七天七夜,来到黄河套中鄂尔多斯东部的洪州地。这时,辽军已据守洪州城。宋军只好在城下安营扎寨。

  穆桂英因为怀胎八月,不能出战,只得留守帐中,观望战场上的厮杀。一天过去了,杨宗保未能取胜;两天过去了,杨宗保又懊丧地退回帐中。如此激战几天,都未能攻破洪州城。

  第十天头上,穆桂英再也忍耐不住了。不顾杨宗保再三劝阻,披挂上阵。但是,出乎穆桂英的预料,只见辽军阵中,绳索飞扬,一时不知其所以然,交战几个回合,只得鸣金收兵。

  穆桂英退回帐中,仍不灰心。歇息片刻,便又冲出帐外,翻身上马,直奔敌阵而去。她策马扬鞭,绕敌阵一圈,观察敌情,思索对策。突然,穆桂英眼前一亮,心想,敌军布的是“绊马索”。

  “绊马索”是巫阵。两军交战,敌人便奠魔作法。顷刻之间,方圆百里,天昏地暗,飞沙走石,煞是厉害。任你强大的兵力和精湛的武功,全不管用。

  穆桂英摸清敌情,想好对策,立刻号令三军将长枪、蛇矛换作短剑、钢刀,与敌交战。此法果然厉害,穆桂英率领三军冲向敌阵,将士们挥舞短剑、钢刀,奋力厮杀。他们见绳就砍,将绳索砍断,直杀得敌人溃不成军,弃城而逃。宋军获胜。

  正当宋军清理战场的时候,突然,穆桂英一声惨叫,摔下马来,殷红的鲜血流淌出来,染红了身下的杂草。原来,由于穆桂英接二连三地与敌人交战,劳累过度,腹中的婴儿早产了。

  从此鄂尔多斯便流传着穆桂英戍边卫国、不顾自己安危的故事。

  (杨·道尔基搜集整理)

三兄弟与万两银

  从前有兄弟三人,他们梦想发财,就到山里挖人参。他们也果然发财了,不久就挖到了价值万两的人参。

  在这么多的财富面前,两个哥哥红了眼。他们想:“要是把弟弟害死,我们每个人就是五千两了。”这样想着,也就这样干了。有一次在野外睡觉的时候,两个哥哥就把弟弟打死了。

  不过事情远远没有结束。回家的路上,老大又暗自盘算:“如果把老二也干掉,这一万两白银就全是我的了。”

  晚上,老大指使老二出去打酒。老二高高兴兴地把酒打回来,一进门就被一斧头砍死了。

  老大除了心腹之患,心想这万两白银我是拿定了,就背起人参往家里去。可是走不了几步,就倒下再也起不来了。原来,老二也抱着和老大同样的想法,在酒里放了毒药。

  人参呢?自然也烂在深山里啦。

  (郭永明搜集整理)

诗祸

  哥俩过日子,哥哥耳朵软,爱听老婆嚼舌头。

  老婆说:“爹死娘嫁人,各人顾个人。”

  老大听了老婆的话,和老二分家了。

  幸亏老二喝了一肚子墨水,受苦不行,全靠卖诗度日。

  “卖诗,卖诗,谁买诗来!”

  一位识字不多的员外,对读书人还很敬重。他指着大门外的一株苍松说:“就以松为题,请学士吟诗一首吧。”

  学士略思片刻,望着那颗苍松吟道:

  “千年古松长得好,

  根深叶茂百丈高。

  三年不下连阴雨,

  千军万马将水浇。”

  员外仰首合眼,品味一番,点点头。这时一位红衣女子,怀抱一颗西瓜,从外面走进院内。

  “学士,请以此女为题,再吟一首。”员外又道。

  学士张口就来:

  “绿皮西瓜圆又圆,

  黑籽红瓤在里边。

  员外太太吃了它,

  瓜皮扔在墙外边。”

  学士被请到客堂里刚刚坐定,一只狸猫跳在员外怀里,弓腰伸背地“咪咪”叫唤。于是,员外第三次请学士作诗。

  学士朗诵道:

  “花脸狸猫长得好,

  四个蹄蹄虎登爪。

  白天挨着太太睡,

  夜间就把老鼠咬。”

  三首诗过后,员外喜出望外,摆酒设宴,招待三日。临走,员外向学士说:“你要多少银子?”

  学士说:“混个肚子,你看着给吧。”

  员外给他装满一兜银子。他把兜子搭在肩上前重后轻。就说:“这样不平衡,走路要栽跟头。请再把后兜装满就均匀了。”

  员外满足了他的要求,就挥手告辞了。

  老大见弟弟弄到那么多白花花的银子,以为那不是好道来的,就质问弟弟说:“你从哪儿偷来的,你老老实实说!你招了官司,我可不能跟你受罪……”弟弟说:“你快别这样逞凶放狂了!偷、抢都是自个的事情,与你有什么相干!我们既然是分家另立锅灶,你也就不必操那些闲心了。”

  老大还是不让:“说不清楚,我没法向死去的爹娘交待!”

  老二只得照实说了。听完了兄弟三首诗之后,老大说:“人不能忘本,要饮水思源。你为什么能够吟诗挣钱,还不是我供你读书出力的结果。发了家,也不该淡漠你嫂子和我啊!”

  老二不耐烦地说:“好了,好了,眼红,你就把银子拿去!”

  老大说:“银子我不要,我要你的本事。”

  老二就把那发家的三首诗,教哥哥背会念熟。于是,哥哥也要去卖诗发大财了。

  老婆送他到村外说:

  “快去快回,我在家等着你的好消息。”

  “卖诗,卖诗,谁买诗?”老大也沿街叫卖。

  员外听到有人卖诗,便把他叫来,让他作几首诗,做个比较,看谁高谁低。就指着门外的古松,说:“以此为题,请作一首诗吧。”

  “千年古松长得好,

  根深叶茂百丈高。

  三年不下连阴雨,

  千军万马将水浇。”

  员外心想这是剽窃。这时,从院里走出一个仆人,两手端着一盆刚从羊肚子里掏出来的羊肠子。员外就请他以此为题作诗。

  他照猫画虎道:

  “这个瓦盆圆又圆,

  屎肠烂肚装里边。

  员外太太吃了它,

  屎尿泼在墙外边。”

  员外一听大怒。之后又指着院里拴的一头毛驴说:“你想好,再说!”

  “这头毛驴长得好,

  四个蹄蹄虎蹬爪。

  白天挨住太太睡,

  夜里还把老鼠咬。”

  员外二话没说,割下他的一只耳朵,装进前兜说:“去吧,我没有酒肉给你。”老大却嚷道:

  “前重后轻不能平衡。”

  员外又割下他的另一只耳朵,装进后兜说:“你这回称心如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