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在东汉中叶产生于中国的一种宗教,渊源于古代的巫术、秦汉时期的神仙方术,黄老道为早期道教的前身。随着黄老道的成熟及东汉末年的社会动乱,出现了道教正式产生标志的教团组织——五斗米道和太平道。
东汉顺帝在位(126—144年)期间,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张陵(又作张道),客居四川鹄(也作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修道,造作道书,提倡五斗米道,奉老子为主教,以“老子五千文”(当时对《道德经》的称呼)为主要经典,于是道教逐渐形成。“道教”一词,始见于东汉末年成书的《老子想尔注》。东汉灵帝在位期间(168—189年),河北巨鹿(今宁晋县)人张角创立了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与五斗米道的出现时间大略相同。此派奉《太平清领书》为主要经典,其活动特点是“师持九节杖”符水治病,徒众数十万,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和五斗米道成为当时农民起义的旗帜。起义者头缠黄巾,称为“黄巾军”。
两晋时期,道教吸取玄学作为自己的理论,东晋葛洪撰《抱朴子内篇》,整理并阐述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理论,对后来道教形成丹鼎派有重大影响。东晋末,五斗米道改称“天师道”。南北朝时北魏嵩山道士冠谦之改革旧天师道,制订乐章诵戒新法,得到魏太武帝的赞助。他所创立的一派称为“新天师道”,因其流传于长江以北,故又称“北天师道”。在南朝宋代,则有庐山道士陆修静整理三洞经书,编著斋戒仪范,使道教的理论和组织形式基本完备,其创立的一派称为“南天师道”。
唐宋时期道教大盛,南北天师道与道教其他宗派并立,并逐渐合流,至元代归并于以符箓为主的正一道中。金大定七年(1167年),王重阳在山东宁海(今牟平)创立以修炼为主,儒、释、道兼容的全真道,其门徒邱处机被成吉思汗所重用,该派在元代遂盛极一时。此后,道教正式分为全真、正一两大教派。金元之际,河北尚有刘德仁创立的真大道教和萧抱珍创立的太一道,但数传后即湮没无闻。明代中叶以后,道教逐渐转衰。清代重佛抑道。清乾隆时,正一真人官阶由二品降至五品;禁止差遣法员传度,限天师只能率本山道众。道光时,停止朝觐。道教在上层的地位日趋衰落,而民间通俗形式的道教仍很活跃。
道教以神化了的老子所提出的“道”为教义的核心,认为“道”生成宇宙,宇宙生出元气,元气构成天地、阴阳、四时,并由此而化生万物。崇拜的最高天神是由“道”人格化的三清尊神,即原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修炼方法上分为丹鼎、符箓两派,前者相信清修炼养可以归本原,与“道”合一,成为神仙;后者相信礼仪“斋醮”、符箓禁咒可以禳求福役使鬼神。大抵北派偏重于丹鼎,南派偏重于符箓。道教的经典称“道藏”。
道教在发生、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对中国的政治思想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对于民俗文化,其影响更是不容低估。唐代以后,道教曾流传到朝鲜、日本、越南和东南亚一带,道教经籍,远播欧美。近年来,在国际研究道教的学者和学术团体日益增多,其学术活动渐见活跃。